重庆网红周师兄和清宫御厨黄敬临 - 家风故事 - 人民家风网【官网】
弘扬家风文化,传承优秀家风

Carry forward family culture and inherit excellent family style

来稿邮箱:

jiafeng0003@126.com

家风故事
重庆网红周师兄和清宫御厨黄敬临
    发布时间:2020-10-21

上世纪20年代的成都西较场附近开了一家包席姑姑筵,取川中俚语,办“家家酒”之意而得名。其餐馆墙上写着这样一首打油诗:右手拿菜刀,左手拿锅铲,急急忙忙干起来,做出些鱼翅海参,供老爷太太;前头烤柴灶,后头烤炭炉,轰轰烈烈闹一阵,落得点残汤剩饭,养活我大人娃娃。对联是姑姑筵的老板黄敬临写的。要说这黄敬临,可是大有来头,他和后来火爆重庆的颐之时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黄敬临是四川一个秀才,早年曾在清宫御膳房任职。要伺候好慈禧这个老佛爷可不是什么轻松的活,所以他总是琢磨着新菜品,并创造出了貌似平常而味佳的“开水白菜”和“樟茶烤鸭”。其许多菜肴皆在挖掘民风民谣,以至于后来很快便风靡成都,其菜其馆,成为达官贵人宴席首选,以及附庸风雅之地。

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军界要人川军参谋长鲜英的支持下,黄敬临把姑姑筵迁到重庆。吸取其他菜系的精华,使其得到了登峰造极的发展。开川菜馆做生意,按理来说求的是个“利”字。但黄敬临开的姑姑筵却订下了雷打不动的约法三章:一是要提前三日约定,预交席桌费;二是筵席上的菜点、水酒等,一律不给席单,全由他一手安排;三是每天只办三到四桌,绝不多办;四是称他黄老太爷,每席必留一席位,请老太爷上席陪客,讲解菜品。

尽管姑姑筵开店如此苛求,顾客仍然蜂拥而至,而且多半是达官贵人、文人商贾。这倒不是黄敬临故作高深,黄老太爷在经营上确实是有自己的独到特色,他将宫廷风味与地方风味巧妙结合,把饮食与文化并举,让人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而且精工细作,质量第一。一次,蒋介石品尝了姑姑筵,余兴未尽,又令黄次日再办四桌,以宴群臣。不想当即遭到拒绝,为啥?不能破了“三日前预订”的规矩。

据传,黄敬临逝世后,蒋介石还为他题了一个匾,上面写着四个字:“无冕之王”。这足以概括黄敬临在餐饮界驰骋这么多年的地位与贡献了。

在重庆,熟悉“颐之时”的市民,应该还能回忆起“颐之时”消失前的模样:位于渝中区国泰电影院旁的四层高楼,从下至上依序经营着西餐、大众小炒和名小吃、高档川菜和火锅、茶楼,曾是本市面积最大的餐饮单体店,在餐饮界红极一时。国民党财政部长孔祥熙,在这里吃得尽兴;当时文化界的名流如张大千、陶益廷、钟体乾等人,都是“颐之时”的常客。这个赫赫有名的颐之时正是脱胎于御厨黄敬临的姑姑筵,而经营这个颐之时川莱馆的就是黄敬临的徒弟罗国荣。据说,“颐之时”这个名字就借鉴了姑姑筵注重文化品位的优点,有延年益寿之福意,更有大快朵颐之气场。罗国荣擅长以海产品为原料烹制川菜,如鱼翅、海参等,但“颐之时”创立之初,正是抗战期间,海产品奇缺。罗国荣就地取材,创造出了一系列名菜,如“清蒸甲鱼”、“烧牛头方”等。不仅如此,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重庆摩登现象的影响下,颐之时还引进了西餐。

1953年,凭着炉火纯青的精湛厨艺,罗国荣跟随贺龙去了北京,在北京饭店做了国宴大厨,从而确立了川菜在中国菜系的地位。而颐之时的使命仍然在继续。罗国荣也收徒弟,却先不管这个人在厨艺上是不是一个可塑之才,他更看重的是人的品性。他的一些徒弟后来纷纷投身于厨艺界,有的留在颐之时将川菜继续发扬,有的甚至还把川菜带到了全国各地甚至海外。

在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味苑,它是中国饮食服务公司重庆培训站。罗国荣的高徒陈志刚就在里面任教且担任厨师长。每年都会有全国各地的学生前来学厨,相当于餐饮界的黄埔军校。1983年,陈志刚进京为邓小平、杨尚昆、万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献艺,一道“鸳鸯火锅”倾倒众人!小平同志甚至用勺子从红汤锅中连舀2小碗红汤食之,继而赞不绝口,“鲜辣、好吃,真好吃啊...”

今天风靡重庆城的“周师兄火锅”,掌门人便是川菜大师陈彪的入室弟子、川菜泰斗陈志刚的徒孙!与其说周师兄是传承了宫廷血统、国宴技艺,我更愿相信他传承的是博大精深的川菜文化和海纳百川的火锅精神!

  重庆网红周师兄和清宫御厨黄敬临

【作者简介】中国烹饪大师、古川菜研究员、国家一级评委、重庆市非遗中心专家组评委、重庆非遗保护协会餐饮食品分会副会长、重庆中华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两江新区李盛开饮食文化推广工作室负责人、重庆首家古川菜馆《捌会馆》联合创始人、重庆首家非遗川菜馆《盛开的鱼》创始人...主持打造的文旅项目、餐饮品牌遍及全国各地数百个。代表作《重庆厨王》。


编辑:汤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