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三父子 情操昭千秋 - 家风故事 - 人民家风网【官网】
弘扬家风文化,传承优秀家风

Carry forward family culture and inherit excellent family style

来稿邮箱:

jiafeng0003@126.com

家风故事
苏门三父子 情操昭千秋
    发布时间:2020-12-21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这是眉山三苏祠门口的一副楹联,这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苏门父子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据三个席位,传为千古佳话。

苏宅古井,是三苏父子一家生活饮用的水井,距今一千余年。抚今追昔,令人感叹:什么样的水,滋养了一家三个圣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正可谓: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如江河行大地。苏氏的家风,正如这清波,涓涓细流,终为江河,汇成时空的洪流。一家书香传承,一脉浩然正气,一腔爱国之情,为历代传扬。

  苏门三父子 情操昭千秋

孝慈仁爱 读书正业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小家的修为,族亲的家传,到兼济天下的义举,与古老中华优秀文化密不可分。

三苏家学源远流长。苏洵是战国纵横家苏秦、西汉关内侯苏武、唐代宰相苏味道的后代。

在苏洵撰写的《族谱后录》中,祖父辈的事迹历历在目。苏洵的祖父苏杲,乐善好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无论是亲朋还是乡邻乡亲,都爱戴敬仰他。苏洵的父亲苏序,也是仁爱热忱之人,在饥荒年代常常拿出粮食无偿地救济灾民。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也就是1009年,苏洵出生,这时候,苏氏已在眉山繁衍三百余年。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是大器晚成的典范,《三字经》中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早年的苏洵,四处游学,27岁时,幡然醒悟,开始发愤读书,同时广泛结交有学问的师友,增加见闻和人生经验。十多年后,终名扬京师,成为一代大家。

程夫人,苏洵之妻,苏氏兄弟的母亲。从苏轼和苏辙的诗文以及回忆中,可以看出程氏的早期教育对苏轼、苏辙两兄弟产生的深远影响。

苏轼的《记先夫人不发宿藏》讲到程氏夫人故事,传达的不仅仅是修养,更是一种廉明公正人生观的身教。

眉山城苏家故宅发生过一件奇事:一天,丫鬟和家丁正在熨烫绸缎,一个丫鬟突然大声惊叫了起来。她的双脚陷进地下的泥土里,原来泥土下面,有一个瓮。众人很兴奋,猜测瓮里可能装有金银珠宝。程夫人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命人用土将陷下的坑填好,告诉大家那东西是前人埋下的,不属于苏家,谁也不准去挖取。

这件事给了苏东坡人生观重要的启示。他在《前赤壁赋》中写道:“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有道是:诗书传家门毓秀,博爱处世人长久。苏氏家风不变的魂脉,可以归结到这三点: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而这一切,都源于孝慈仁爱,苏东坡不无骄傲地写道: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家有五亩园,幺凤集桐花。

功废于贪 行成于廉

三苏祠的树木,根深叶茂。

在醇厚家风的熏陶下,走出家乡的三苏父子以天下为己任,为官清廉,同情民间疾苦,为贫苦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三苏父子中,以苏轼最为有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才华横溢,文艺双全,更兼气度豪迈。他的文章和事迹,誉满中华。

林语堂先生特别提到:苏轼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黎民百姓的好朋友,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

历代人们对这位大文豪的仰慕,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艺,更是因为他穿越岁月而依旧熠熠生辉的人格魅力和优美情操。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是苏轼贬谪之途的第一站。苏轼前后在黄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生活了四年多。当时的黄州,老百姓生活穷困。苏轼倡议成立民间慈善机构——育儿会,邀请当地富户加入,捐献钱物,管理支出。乡间贫民无力抚养新生儿,育儿会便给予一些必要的帮助。育儿会的发起,得以存活的孩子数以百计。

《六事廉为本赋》中,苏轼写下了八个字:“功废于贪,行成于廉”。苏轼主张“保民生”,要“与民同乐”,他继承孟子的民本思想,“以民为贵”。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苏轼所到之处,言行如一,勇于担当,屡遭贬黜而无怨无悔,令后世景仰。

苏轼曾两度在杭州为官,带领杭州人民治理西湖。在大规模的疏浚工程中,西湖得到了全面深挖。他在今湖心亭一带全湖景深之处,建立了石塔三座,疏浚出来的大量淤泥,被建筑在了湖中,成为了一条连接西湖南北岸的长堤,并在堤上修建六座石桥,以流通湖水。全堤遍植芙蓉、杨柳和各种花草。西湖的无限妍媚,因为六桥烟柳,而融入了诗般的意境。如今,世人将西湖长堤称为苏堤,在这长堤的别名中,留下了后人对苏轼的怀念和崇敬。

西湖侧畔曾有一座安乐坊,是一家看病住院不收钱的公立慈善医院,其创始人正是苏轼。这个领先时代的创新举措,在史册上留下了令人称道的一笔。

宋哲宗元祐六年,也就是1090年春季,杭州突发一次疫情,苏轼下令多做稠粥和药剂,并筹集白银2000两,设立病坊,免费为患者看病。

苏东坡的善政之举,影响深远,铭刻史册,被一代又一代的人感念。

密州,捕蝗抗灾,收养弃儿;惠州,引泉入城,供百姓饮用;儋州的东坡医所。各地的东坡井、东坡书院等不胜枚举。凤翔、扬州,黄州,密州,杭州,惠州……到处是苏轼善政的足迹。这徐徐展开的文化地理画卷,与之有关的印刻,不仅仅是人文地理的点缀,更是苏东坡道德风范的绵延,中华文明传承的象征。

这个人的山河之恋,成为中国文化版图的一部分。

他的足迹,功德,寄寓于民间,散播于海内外。他怀抱经世济民之心,而人民,也给他以厚报——至今,苏轼的文章歌赋,仍然被广为传颂,人们所获得的,岂止是辞章的优美?

兄弟同契 家风永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至今在中国人的心灵回响。真挚的情谊,高贵的襟怀,浩然之气,一泻千里。

当我们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更多了一份对人间亲情的眷恋。亦师亦友的兄弟二人,创造了不朽的佳话。苏辙19岁与兄苏轼同登进士第。苏辙为人沉静简洁,与哥哥的豪放形成反差。但在大是大非的正义抉择面前,兄弟两人总是毅然决然地站在一起。蒙冤下狱时,苏轼曾抱着必死的心情在狱中给兄弟苏辙写下绝命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苏轼、苏辙两兄弟的感情至深至情至性,苏辙说哥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苏轼称弟弟“岂是吾兄弟,更是贤友生”。兄弟情谊,不仅源自血脉,更来自家国理想。千百年后,慷慨文辞,仍然令人动容。

元祐四年(1089年),苏辙出使辽国,苏轼写诗送行。当时苏辙已到知天命之年,苏轼仍然一再叮嘱他不惧辛劳、不辱使命、不忘家国、不要自傲:

云海相望寄此身,

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

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

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

莫道中朝第一人。

密州超然台,铭刻着苏氏兄弟的两篇文章:苏轼的《超然台记》和苏辙《超然台赋》。从走出“小我”的超然,可以窥见苏氏兄弟的精神境界。苏轼写道:“人之常乐者,盖游于物之外矣。”今天来看,“游于物外”既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智慧,更是一种浩然正气。这种正气,优美的人格与情操,并非从天而降,而是来自于自觉的陶冶,来自于家国情怀和忧民之心。

这种情怀也传承给苏门子孙。苏轼有三个儿子,皆恪守做官先做人的道理,风骨卓然。苏轼曾在他的长子苏迈赴任时,赠予他一方砚台,并亲手刻上砚铭:“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为父对儿子的教诲,字字珠玑:“爱民如子、勤政廉洁”。

古人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苏氏家风家传,超越了一宗一脉的意义,已经载入中国人的口碑,抑扬顿挫的吟诵,大量的圣贤遗迹,至今仍然鲜活的传说,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文化,传扬着历代传承的道德精神。

三苏魂魄在,万古大江流。


编辑:汤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