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家风文化,传承优秀家风

Carry forward family culture and inherit excellent family style

来稿邮箱:

jiafeng0003@126.com

家风美文
情怀,是生命的滋养品
    发布时间:2020-04-03

现在谈情怀,大都和商业产品有关,做一个商业模式,卖一个产品,如果能打点情怀的幌子,做一个包装,可以多少帮助产品卖的好。


在我看来,情怀远不是那么高大上。在普通的芸芸众生里,大多数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各种情怀”,只是自己看不到,不留意。


今天是大年二十九,你看走在路上归心似箭的人们,那眼睛里,面容上,透出的就是一种,已经沉淀了千年的“乡土情怀”。这份乡土情怀,从很多社会精英阶层,到常年漂泊在外普通大众,都是一样的。


这“乡土情怀”无关贫富,地位,地域,那是渗透骨子里的生活基因,已经是中国人生命气息的一部分。


“情怀”是一份朴质的眷恋,不舍,珍重,给人以精神的寄托。


十年前,刚流行“文艺青年”这个词的时候,最不喜欢别人叫我“文艺青年”。 小时候每天读书时,没人觉得你“文艺”。 后来工作了,开始忙了,每天想着生计奔波了,偶尔卖弄点文墨,居然有人叫你“文艺”了。


现在回头再看“文艺”,也只是我这样的普通人,对文化艺术的一种美好向往。


微博有个功能,可以把和你拍摄题材相似的人群,都慢慢推荐给你。我很喜欢这个功能,为此,可以认识很多兴趣爱好相似的人。你会突然发现,大家年龄,地位不同,对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的喜好都是一样。

  

  

几年前,会清高的看一些人,认为他们读书少,知道传统领域的知识不多。 这几年,开始发现,每个生命都有自己对传统,对文化的理解方式和角度。为什么前面那些文人墨客的解释就是权威,又为什么后来芸芸众生的感悟,就不该被重视。


生命对物,对文化的喜爱之情,都是真实的,也是最美好的。


文化不该是高高在上的庙堂,文化只有活在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里,才能健康的生长且延续。


“情怀”,是一种滋养品,可以让人活得像个有血有肉的人。


前日,到老家乡下探访,看到一个中药香包的项目,还申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是一个看着很普通的老太太。据说她坚持在村口做了几十年的香包,也是最近几年,才被发现,申报,出了名。


大概她一开始,从来没想过出名,更没想过自己手里的东西,是文化,是传统,是传承。风风雨雨坚持几十年的动力,只是因为喜欢和生计。


喜欢是情怀,生计是根本。现在被捧在庙堂之上的传统文化,其中很多当年的诞生地也只是市井。


被称为高雅艺术的昆曲,当年也是圣诞在苏州的市井之间,一群不得志的文人之中。陶瓷艺术,一开始只是为了生计,渐渐的,日子富足了,有了闲暇时间,便有了艺术。


大概情怀,从来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东西,只是在市井间,土地里,最朴质的,原来的那一份感情。


最近几年,在江南一带,开始更多人喜欢拍园林,拍古建筑,这是好事。但我最喜欢的几个拍得好的,恰恰都是拿着最普通相机的,连摄影发烧友都算不上的朋友。


他们的照片里,你可以说技术不足,甚至不够好,太普通。但你看到的是,一个一个活生生的新鲜视角。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最近几个月,拍园林少了,原因是看他们多了,自己常常感到惭愧。技术越高,器材越好,越发陷入一种为了表达而表达的执着境地。

  

  

你会发现,自己表达的不是传统文化本身,而是技术有多高,器材有多好。


在看着完美的照片背后,少了是情怀,是地气。


情怀,来自地气,来自生命个体心里最原本的那份情感。


每个人都会有情怀,“情怀”不是高大上的,不接地气的东西。只是因为世俗里的面子,装饰,我们常常含蓄的掩盖了自己的情怀。


最近公众微信配图,我都使用的丰子恺先生的插画,他的画,看着没有那么优雅,也没有那么唯美。但,内容都是来自生活里,最平常的真实。 不是他画不出唯美和优雅,而是他早就过了那种为了表达自己“小我”的执着,更多只是对芸芸众生的情怀。


表达技艺有多高,和展示地位,名利,没有分别,都只是世俗里小我在作怪。情怀,无关那个小我。只是生命本体对这个世界里的美好,最本来的那份热爱。


你和我,原本都是有情怀的人,有着属于我们芸芸众生的那份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