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家风文化,传承优秀家风

Carry forward family culture and inherit excellent family style

来稿邮箱:

jiafeng0003@126.com

家风祠堂
堂联、祠联大解析!邹氏祠堂的对联原来这么讲究!
    发布时间:2020-11-26

  

堂联与祠联有何区别?

堂联,与堂号密切相关,亦称祠联,主要用于家族祠堂。但堂联又不完全是祠联,而是祠联中的一类。

祠联有通用祠联与专用祠联之分。通用祠联,即各姓祠堂都可通用的楹联,内容多为反映对祖先的崇拜及绍继祖风、光耀门闾等。

与通用祠联不同,邹氏专用祠联只能用于邹氏家族的祠堂,其内容与我们邹氏家族的历史渊源,家族名人的崇高业绩、道德文章、文治武功等内容密切相关。

堂联与祠联的区别还在于,祠联中的通用祠联一般只适合于祠堂专用,而专用祠联则用途较广,既可用于祠堂,也可用于家族个人居住的厅堂、书斋,以及家族其它公共建筑如学堂、纪念物、山庄等。

同时,作为反映邹氏历史文化的堂联,也可在私人的著作、艺文中采用。

  

邹氏堂联大有讲究!

01 用于寻根追祖,思念故土

寻根溯源,乃是人类之天性。中国人由于历史的传统和文化背景。尤为重视自己的来龙去脉,崇拜祖先,依恋故土。

几乎所有的邹氏堂联都有这方面的“寻根联”。有的追寻自己本支世系的开基祖与发祥地,也有的一直追踪到上古的始祖乃至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炎黄二帝那里。

  

如,邹氏祠联通用门楣“范阳衍庆”。典出邹姓范阳堂号。

再如“源自邾娄;望出范阳” 。秦汉时期,邹氏人有一支从今山东省境内迁至范阳,西汉邹仲俊后发展成为望族,所以我们邹氏人以“范阳”为堂号,以邑为氏及以国为氏邹姓的总堂号为范阳堂。

02 用于表彰先贤,显扬光荣历史

这方面的内容,在邹氏堂联中占得最多。通过记述邹姓历史名人的文治武功、道德文章、佳言懿行,弘扬祖先丰功伟绩、反映宗族赫赫有望,借以振奋家族正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

此类堂联,亦可称为“史迹联”,集中在一起,就是一部简明系统的家族发展史与历史名人汇编,内容丰富,气象万千,最能激起子孙后裔的民族自豪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如“一篇漫咏梁园雪;六律能回黍谷春”。上联指西汉文学家邹阳,起初跟随吴王,后跟从梁孝王,因羊胜等人谗言而下狱,写《狱中上梁王书》,申诉冤屈,释放后,成为梁王上客。

下联指战国末哲学家、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相传他善于吹律,燕国有个地方美丽而寒冷,不生五谷,他吹律嘘气,那地方开始生长庄稼,号曰“暖律回春”。

  

03 用于训勉后人,激励家族不断进取

上述第二类堂联自然也有训勉后人,激励向上的作用,但其立足点主要还是为了反映家族声望,光大光荣历史。而第三类堂联的立足点则是从训勉后人的角度出发,告诫子孙珍惜家族声望,努力进取,不要辱没了列祖列宗。

这类堂联的内容或是从整体上铺叙家族往昔的艰难创业和家风名声;或是直接训勉子孙敬业守职,为国为民多作贡献;或是强调正直做人的原则,要求后裔忠厚老实、正直善良、刻苦读书、勤俭持家等。

因之,第三类堂联被称为“训勉联”,其作用与家训宗规是一致的。

如“五经邹氏;万石家风”。上联指宋朝的邹致,博洽强敏,授五子各一经。下联指明朝的邹世安,以孝友称,六世同炊。不蓄私资,论者比之为万石家风。

  

04 用于是心系华夏,不忘本土文化恩泽

这类堂联是海外华人的创作,字里行间,寄寓着海外华人深深的木本水源之思,故国祖根之情,以身为炎黄子孙而自豪,心心念念不忘中华本土文化对海外游子的恩泽。

邹氏祠联大集锦

忠襄世泽;文靖家声。

上联指宋朝的邹孟卿,追谥忠襄。下联指明朝的邹应龙,卒谥文靖。

士称德逸;里号宾贤。

上联指宋代高安人邹礼,有才识而练达,辞官归隐时被赐予“德逸处士”的美称。下联指北宋长乐人邹异,父母死后,他在墓旁筑庐守孝六年,元祐年间举经明行修,有关部门改他所住的里名为“宾贤”。

阴阳谈消息;文辩谏止戈。

上联指战国齐国的邹衍,倡阴阳五行之说。下联指西汉的邹阳,曾劝吴王刘濞勿起兵叛汉。

谏言愿学集;檄文革命军。

上联指明代大臣邹元标,下联指近代民主革命家邹容

鲁郡为钟灵地;邹屠乃迁善乡。

上联指孔子、孟子。下联指邹屠氏,其女为帝喾之妃。

鼓琴自荐受相印;究学成功观阴阳。

上联指齐国政治家邹忌,他曾以鼓琴自荐,向齐威王进说,三月而受相印。任相期间,讽谏齐王进贤纳谏,整饬军容政纪,厉行法治。下联指战国时思想家、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他学究九天人,雄于辨口,创“五行始终”说。

襜惟按清威重;棨戟凝香雅望高。

此联为清代礼部尚书邹一桂撰书赠友联语。

道气禀江山之灵秀;诗章夺月露之高华。

上联指明代大臣邹元标,官刑部右侍郎。后因与魏忠贤不和,退而建首善书院,与志趣相同者讲学。下联指宋代奉议郎邹定,以诗闻名。

 

 编辑:汤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