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家风文化,传承优秀家风

Carry forward family culture and inherit excellent family style

来稿邮箱:

jiafeng0003@126.com

家风祠堂
汉中城固韩家祠堂,“陕南第一氏祠”!
    发布时间:2020-05-19

韩家祠堂位于城固县原公镇西坝村村委会西北300米处,始建于明代。清嘉靖年进行了扩修,嗣后屡有修葺,总占地面积1170平方米,坐北向南,为砖土木混合结构,由照壁、牌楼、大门、议事厅、献殿、大殿等组成。大殿面阔三间,进身一间,硬山,瓦顶,为明代所建。

  

另外祠堂内还存有清代至民国碑9通,匾额五方等。祠堂五进四院,呈“串”字形格局,由大照壁、山门、牌楼、中厅、献殿、过厅、大殿组成。祠堂建筑气势宏伟,殿宇古朴敦重,高大显阔,极具观赏价值,被誉为“陕南第一氏祠”。2011年韩家祠堂被城固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韩氏原为安徽凤阳人,明代时因军功迁到城固原公居住,修建祠堂,其子孙在此繁衍,清代时韩氏家族曾有多人考中举人和进士,其中嘉庆年间,韩氏家族中曾有人任无锡知府,先后两次被皇帝加封(圣旨现存城固县博物馆)。

  

为了牢记祖辈的功德,清嘉庆年进行了扩修,嗣后屡有修葺,总占地面积1170平方米,坐北向南,为砖土木混合结构,由照壁、牌楼、大门、议事厅、献殿、祭殿等组成。祭殿面阔三间,进身一间,硬山式顶,上盖小灰瓦,为明代所建。

  

该建筑是城固乃至陕南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家祠,因韩氏家族是城固的名望大家族,其后辈有多人在明清时为官,所以该建筑在修建时用料讲究,工匠技艺精湛,可以代表当时汉中地区家祠建筑的最高工艺水平,因此对于研究明清时期人口的迁移和当时的民居建筑艺术等有着重要的价值。

  

路线地图

  

这里还有老乡们口口相传的一个很动听的传说故事,记录下来与大家共享。说的是原公有一位孩童,每天早出晚归,天不见亮就出门徒步行四五里路,淌过湑水河到斗山顶上的一座学校读书,晚上天黑定了以后才下山来到湑水河边,与前来接他的妈妈一同回家。有一天,妈妈只看到了儿子,却没有看到她平时天天都能看到的儿子头顶上的一对红灯笼。妈妈就急切地问儿子:“你是不是今天做什么错事了?”儿子回妈妈说:“没有啊。”妈妈又让儿子好好地回忆一下。儿子终于记起了一件事:昨天同村的一位家门中的哥哥央求他帮忙书写了一份和自己的媳妇闹离婚的诉状,当时他就不想写,但在这位哥哥的一再央求下才不得不写了这份离婚诉状。妈妈听了事情的原为后就告诉儿子:“遇姻缘只能劝和,不能促离。”妈妈接着又说:“人家小夫妻闹闹别扭,那是常有的事。你小孩家不懂事,妈不怪你。回去以后赶紧找你哥哥把那份诉状要回来烧了,然后我再去说和说和他们。”回到村里小孩童按妈妈的指点要回了诉状并用嘴吃掉了它,妈妈又去劝和了一番,小两口终于和好了。第二天晚上再去接儿子时,妈妈又看到了儿子头顶上的一对红灯笼照亮着他的前程,妈妈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她又笑啦!原来,这对红灯笼是湑水河里老龙王的一对眼睛,是牠在天天护佑着这个孩童的前程。这位小孩童不负妈妈的期望,后来终于考取了功名,并且一辈子都时刻铭记着妈妈的教诲,做了许多的好事、善事。这个传说故事说的就是原公镇历史上千百年来重教尊儒,与人为善,辛勤耕耘,安康生活的故事。我听后,真为原公人而骄傲,而自豪,这里居然还有这么光荣的传统和美丽动人的传说。应当说,韩家祠堂就是这里的人民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