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家风文化,传承优秀家风

Carry forward family culture and inherit excellent family style

来稿邮箱:

jiafeng0003@126.com

家风研学
寓教于游 寓游于趣——农耕游牧研学旅行走进农牧户
    发布时间:2020-08-14

为进一步减轻嘎查农牧民劳动强度,弥补劳动力不足、草牧场纵深发展有限的现状,内蒙古鄂前旗巴彦希泊日嘎查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遗存,整合旅游产业要素,探索研学旅游发展路径,举办了农耕游牧研学体验游活动。邀请领导干部及当地农牧民200余人参与体验,随后又组织5组家庭在农牧户家中进行了“吃牧家饭、干农家活”的体验游活动。在蔚蓝的天空下、在田野间,孩子们化身成为一个个元气满满的牧户少年,开启了别样的农耕游牧文化研学探索之旅。

  

鄂前旗巴彦希泊日嘎查开展探索研学旅游

牧:羊圈体验“以农养牧”

在讲解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和家长们参观了牧户王其劳家的羊舍,了解学习了羊舍的建造、布局、作用和羊的种类、饲养方式等知识,让小朋友们知道了羊每天吃什么,羊的食物从哪里来,自家田地里的农作物如玉米、玉米秆是如何变成饲料的,怎么样实现的“以农养牧”,最后让小朋友们亲身体验了挤羊奶、喂羊羔。

  

体验喂小羊

  

学用铡刀铡草

农:田间地头体验“以牧促农”

参观完羊舍,在讲解老师的指引下,小朋友和家长们来到了备受期待的农田,拿起犁耧耙耙,在讲解老师带领下开始了真正的劳作——分地、松土、刨地、施肥、播种。在古代为“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劳作中,小朋友们两人一组,一个在前面牵着,一个在后面手扶犁具,且行且摇,种及自下。在讲解老师的引导中,家长和小朋友们沉浸在农田中,了解犁耧的起源以及耧车中铃铛的妙用之余,看到自己执耧翻开的土地,用羊粪施的肥料、亲手种下的种子,家长们都说:“体验农田耕种真的很有意思,也收获了很多知识,知道了以农养牧,以牧促农的循环模式。”犁地播种,是农耕文化的精髓。这样的种地体验不仅让小朋友对农耕有了更深的认知,也加强了他们对“粒粒皆辛苦”的认识。

  

观察植物生长

  

体验火镰打火

  

了解耧车

餐桌体验农牧融合

体验完农耕播种,接下来到了炒炒米环节。“为什么炒炒米时要用沙子?”小朋友们很好奇,讲解老师介绍说:“那是因为沙子受热后,温度均匀,传热较慢,糜子米不断与沙子进行热传递,体积不断膨胀,这样炒米就不会炒糊了”。现在农牧民的日常生活中,茶点、白食、红食、青食已然成为了各家各户家中餐桌上的主流,农耕民族的炒米搭配游牧民族的奶皮、酪蛋子,也代表了不同民族饮食文化的高度融合。

  

捣炒米

  

炒炒米

  

学习餐桌文化

家庭博物馆“由传统到现代”

随后大家来到了牧户家自搭自建的简易博物馆进行参观,里边陈列了家庭农耕器具、游牧器具以及多年来农牧结合的老物件。在这里,小朋友们看到了怎么把羊毛变成绳子,又将绳子变成毛衣,又怎么把羊毛变成毡子。从生产工具可以看到农耕里用的饸烙床子,发现劳动人民是这样在生活中提炼智慧的。再看新科技来了之后的农耕游牧工具的变化,让孩子们体验到集过去与现在、集农耕与游牧一体的原汁原味的农村牧区生活。

生活就是博物馆,博物馆来源于生活。研学不仅能看到自身的创造力,更能看到古今的源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说:“(在学习中)听说比不听好,见到比听说好,知晓比见到好,实践比知晓好,学习的最终就是实践,实践了就明白了。”而这个地方正是动手实践的地方。

  

体验家庭博物馆生产工具

  

体验骑马

希泊尔草原体验蒙古包制作和马文化

随着家庭博物馆的参观结束,上午的行程也告一段落,午餐之后,稍作休息,小朋友和家长们跟随讲解老师来到了湿地草原,参观了蒙古包,了解了蒙古包的结构、搭建方式以及习俗和忌讳。在讲解老师的讲解下,知道了马作为游牧民族的朋友,是蒙古民族游牧生活和生产中的得力助手,也是蒙古民族生命力的代表。同时还学习了马的身体结构、特点,马的配饰包括马鞍、马叉、马绊子、马镫、马缰等知识以及发生在马身上那些传奇的故事。

下午五点,活动进入尾声,充实而又有趣的农耕游牧体验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此次寓教于乐的研学体验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欢笑与友谊,更体验到了劳动创造的价值,收获了成长,更是给家长和孩子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编辑:汤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