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家风文化,传承优秀家风

Carry forward family culture and inherit excellent family style

来稿邮箱:

jiafeng0003@126.com

家风祠堂
谯周祠堂话沧桑:“蜀中孔子”受万世景仰
    发布时间:2020-06-28

玉屏山中,有一座气宇恢宏的祠堂,这就是祭祀谯公的谯周祠。这谯周,可是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一代硕儒,就连《三国志》的作者陈寿,都是他门下的弟子呢。因在经史方面的造诣和对四川教育的贡献,谯周被誉为“蜀中孔子”,受到了万世景仰。

  谯周祠堂话沧桑:“蜀中孔子”受万世景仰

谯周出身于书香世家,他的父亲谯賆,就是位学富五车的学者,在当时的益州很有名望。谯周幼年丧父,因家贫,而被寄养在舅父家中。少年时代的谯周十分用功,读起书来可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一次,舅母做好饭,左等右等都不见谯周下楼,跑到楼上一看,谯周正手捧史书,捂着小嘴独自偷笑呢。有志不在年高,诸葛亮总揽朝政的时候,这位秦宓的得意门生已经成为了饱读诗书的博学之士,被用为益州的劝学从事,并在他三十三岁那年,当上了典学从事,总管全州学校和生徒的训导、考核及升免事务。

虽然为人聪慧,但他却像貌平平,不善言辞。据说谯周第一次面见丞相,孔明身边的人都一个个暗中窃笑。谯周走后,营中的官员指出,应该追究一下那些发笑的人,判他们不敬之罪。诸葛亮连连摇头:“我都忍不住想笑,又何况其他的人呢?”话虽如此,他对谯周却十分看中,因为凭他的直觉和观察,自己百年之后,能当大任者,韬光养晦的谯周定会是其中的一个。

再说后主刘禅,丞相在时,还能够事相如父,有所顾忌。孔明死后,就彻底地陷入了黄皓、陈祗等奸佞小人的包围当中,在他们的怂恿下,声色犬马、荒淫无度。眼见后主因贪恋女色而不理朝政,谯周心急如焚:“吾皇万岁,如今忠良之士无不在思念明主,盼望陛下实现先帝的遗愿,让国家复归一统。但是,宫中却大兴土木,臣惶恐,以至彻夜难安。眼下汉室遭难,天下三分,实在不是可以尽情享乐的时候。‘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丞相之言,难道陛下就忘记了么?” 谯周原本口拙,情急之下,竟也慷慨陈辞,这番话,直说得阿斗羞愧难当,一时竟无言以对……

  谯周祠堂话沧桑:“蜀中孔子”受万世景仰

后来,为了阻止朝廷对魏国的征伐,谯周又一次奋不顾身地出面直言。当时,蜀汉政权连年征战,百姓们怨声载道。谯周以敏锐的嗅觉看到了穷兵赎武的严重后果。一天早朝,他再次地递上奏折:“吾皇万岁,周文王以少胜多,是做到了修养生息;勾践以弱胜强,是因为体恤民众。不顾老百姓的疾苦,不能让民养息,这就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在蜀汉政权的存亡之际,智者谯周,总是在关键的时刻挺身而出。

景耀六年,司马昭出兵灭蜀。这一年的冬天,大将军邓艾长趋而入,直逼成都。眼看着兵临城下,后主刘禅毫无准备,手忙脚乱与大臣们商讨对策。是降是战,殿堂上的争辩相当激烈,举朝上下,都不知如何是好。危难之际,谯周道出了沉思已久的想法,他不慌不忙,一条条分析着眼前局势:“一是东奔吴国。但天下三分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魏吴两国实力悬殊,曹魏并吴已成定局。投吴是称臣,降魏同样是称臣,与其向小国称臣,倒不如向大国称臣,才可免受再辱之耻;二是南下,力图东山再起。但强敌逼近,人心离散,恐怕也无人跟随;三是倨守成都。然而,成都平原并无天堑,我们也无兵可守。投吴、南下、守城,三条道路都已堵死,而今之道,唯有降魏一条。乘我们还没有势衰力竭的时候,投降魏国,才可能得到优待,以避灾患。这是目前唯一明智的选择。”此刻,年过花甲的谯周作出了他一生中最难作出的决定:以个人的蒙羞,避免战火所带来的生灵涂炭。

降魏后,谯周因全国有功,被封为阳城亭侯。入晋之后,他又担任了骑都尉的职务。但当晋武帝授与他散骑常侍时,他却婉言表示了谢绝。劝主降敌,实在是武力胁迫下迫不得已的选择呵!,长期蒙受着不白之冤,谯周的内心极度痛苦,临终前,他反复地叮嘱长子:“我死之后,万万不可朝服加身,丧事办完后,一定将朝廷所赐的物品如数归还。”西晋建衡三年,谯周在风雨中凄凉地离开了人世。他的长子遵照遗言,将晋武帝赏赐的钱物全部都归还了朝廷,并将灵柩运回南充,安葬在西山脚下。对于谯周的一生,今人曾有诗相赞:“笃学穷经一雅儒,谯侯大气若痴驽。宵衣侍主肃纲纪,旰食忧民弊政除。度势谠言顺曹魏,审时力诫附孙吴。迁官晋爵多推卸,巴郡建祠彰楷模。”

谯周祠是典型的仿汉建筑,正殿中央高悬着“蜀中孔子”谯周的彩像,似乎正讲述着一段任人评说的风尘往事。

   谯周祠堂话沧桑:“蜀中孔子”受万世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