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家风文化,传承优秀家风

Carry forward family culture and inherit excellent family style

来稿邮箱:

jiafeng0003@126.com

家风祠堂
这座祠堂里供奉着35位官员,第一位竟与奉新有如此渊源!
    发布时间:2020-06-29

名宦故事

在封建时代,全国各州县都设有一座大成殿(孔庙、学宫)。在大成殿的两旁通常都设有两座配殿,一座叫乡贤祠,一座叫名宦祠。在奉新县城大成殿的东边,也有这么一座名宦祠,祠中陈列着自宋至清35位官员的牌位,他们千百年来一直享受着本县百姓供奉的香火,每年的春、秋两季,本县官员还要率领本地士绅和生员举行集中的祭祀活动。他们便是奉新百姓新目中的父母官,也是历代官员学习的榜样。他们之所以有资格享受奉新士庶供奉的香火,是因为他们勤政爱民,深受奉新百姓的拥戴。

  

1、廖从善遗爱建津梁

在奉新县城大成殿的东边,有这么一座名宦祠,祠中陈列着自宋至清35位官员的牌位,其中第一块牌位上镌刻着“宋知县廖择”5个字。这位名叫廖择的知县到底有何政绩值得历代奉新士绅和生员每年两度香火供奉呢?

查同治版《奉新县志》卷7·知县第7页载:“廖择,元祐二年任,字从善,衡阳人,有惠政。县治西有溪,每水涨,民病涉。择捐俸为石桥以济,民甚便之,名曰通化桥。及秩满当去,争挽留不可得,乃留其少子家焉。祀名宦。”

再查《奉新廖氏合族总谱》卷1第61页载11世孙廖彤撰《族谱旧序》云:“奉新县治之西数十步有石桥,曰通化桥。桥之西津有世族,曰廖氏,其始祖择,为衡阳南岳人。宋元祐二年,授左宣德郎,领兹邑令,以德化民,民乐其业。又三年,以考最复厥职,为政益勤,凡馆传桥道莫不增饰。于是捐己俸,备石梁,而创是桥焉。元祐八年,桥成,秩满将去,民怀其德,攀辕遮留,爱慕之心有不能已者。令乃叹曰:‘此吾桐乡也,吾将归老焉。’遂命其幼子卜居居之西津南畔,以慰民望。舆情大悦,咸称之为宣德小三郎。”

又据2009年《奉新廖氏合族总谱》卷1第268页始祖载:“择,字从善,湖广衡州南岳人。宋元祐二年由进士授宣德郎,知奉新县事,在任有惠政。治西有溪,捐俸为桥以济,民便之。名曰通化桥。八年奏最,擢任闽汀。士民衔恩,攀辕挽留不可得,因留季子小三郎家于通化桥西津南畔,以慰舆情。祀名宦祠,又祀九贤书院,详见《江西通志》。”

综合上述三段引文,结合族谱有关资料,整合信息如下:廖择,字从善,湖南衡阳南岳人。元祐二年(1087)中进士后,被朝廷敕授宣德郎,并任奉新县令。廖择到任之后,坚持用自身的品德来教化奉新的百姓,百姓全都安居乐业。三年任满之后,朝廷派官员来考核他的政绩,无论是上级官员,还是地方百姓,对他无不交口称誉,于是廖择取得了续任奉新县令的资格。由于上司的信任和百姓的爱戴,廖择治理政务更加勤奋,县内凡是急需修建的驿馆、桥梁、道路等都修整一新,全县百姓无不叫好。

  

县衙西南面原有一条小河,自北往南流入潦河,河虽不宽,但却是县城百姓往来的一块心病,稍有不慎就会坠落河中。廖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一天,他带领县衙官员来到了小河边,对大家说:“这个地方应该修一座桥。”管府库的官员立即回答说:“大人,县府 的经费全都用于其他建设了,一下子哪来这么多钱呢?”廖择说:“我自有办法。”于是他拿出了三年来积攒的薪俸,准备了很多的条石。又通过三年的努力,元祐八年(1093),终于把桥修成了。新竣工的石桥,桥上建有风雨长廊,晴晒不着,雨淋不着,不仅坚固耐用,而且美观新颖,不仅是联通小河两岸的捷径,还是县城商贩云集的地方,成为了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过往百姓感到十分便利,对这位县令赞不绝口。廖择说:“修桥补路是行善积德的好事,我只是带个头而已,更多的好事还要靠大家去做。我看就把这座桥命名为通化桥吧。”

为何要命名为通化桥呢?吴彦弘在《通化桥记》中说:“邑之西数十步有溪焉,上有桥曰通化桥也。桥上有亭,商贾咸集,奇葩异果,南金珠玑,鱼盐屠贩,纷然杂出乎其间。日中为市,以济上下之民,以达百里之道,以通一邑之化也,故曰通化桥”。这段文字不仅交待了通化桥所在位置,而且描述了通化桥上“商贾咸集,奇葩异果,南金珠玑,鱼盐屠贩,纷然杂出乎其间”的热闹非凡商贸的情景,然后点明通化桥除了“日中为市”的功用外,还可“以济上下之民,以达百里之道,以通一邑之化”,从而说明通化桥得名的原因。

通化桥刚刚完工,廖择的任期又满了,朝廷因为他的政绩卓著,提拔他任福建汀州府司马。县城百姓知道了这个消息,在他离开的那一天,全城百姓都来为他送行,有的拉住他的车子,有的拦住了他的道路,说什么也不让他离开。廖择这才对大家说:“奉新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一定会回到这里来养老的!”并把他的第三个儿子廖诚(字崇道)留在了奉新,定居在县城通化桥的西边南畔,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宣德小三郎”。虽然廖择离开了奉新,廖诚就是县城廖氏的一世祖,他廖氏后裔仍然尊廖择为始祖,而称廖诚为二世祖。

为了缅怀祖先在奉新的事迹,廖氏后裔在通化桥上增建了一个“遗爱亭”;为了缅怀廖县令为奉新百姓所建立的功德,清顺治十三年(1656),县令万物育在县城东门原供奉周敦颐、苏轼、黄庭坚、杨万里、高南寿、沈云举、周宪、吴一贯的祠庙里,又增加了一位廖择,并将祠名改为了九贤书院。如今,虽然时间已过去了九百多年,通化桥和九贤书院都不存了,但一说起县城廖氏,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起当年曾经造方一方百姓的父母官廖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