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家风文化,传承优秀家风

Carry forward family culture and inherit excellent family style

来稿邮箱:

jiafeng0003@126.com

家风祠堂
遍布南方各村镇的祠堂, 为什么在文化发源地河南却难觅其踪
    发布时间:2020-07-14

宗祠即俗称的祠堂,祠堂是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中国民族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地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

  

祠堂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为什么作为文化发源地的河南甚至北方却很少能看到祠堂的存在?反而在江西、广西、福建等南方各地随处都可以看到祠堂,岂非咄咄怪事?

  

去过南方地区的人们都知道,那里的乡下,几乎村村都有祠堂,每逢过年或是其他传统节日,祠堂里都热闹异常。祠堂是一个家族的祭祀之所,因此有祠堂的村子,往往是单一姓氏。一个村就是一家人,这在南方地区非常普遍。在华夏文化发源地中原河南,祠堂却成为了稀有之物。

  

  

1.不敢建

祠堂真正的兴起是到了明代——明代嘉靖十五年批准“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并取消只祭祀上溯五代的规定,但之后国家正式的礼仪典籍万历版的《大明会典》依然保存着《品官家庙》对家庙的建设予以规定。在江南地区,商业发展,有钱的土豪纷纷设立祠堂,但修建都很内敛简朴,毕竟打擦边球嘛,所以祠堂逐步建立起来并且逐步替代了家庙。

  

虽然明代中期对民间建庙立祠开了口子,但是靠近皇权中心的河南、北方建庙立祠依然是要慎重小心的。一旦触动皇权,后果不堪设想。

  

2.破坏了

北方战乱频仍,河南地处四战之地,每次大的统一战争都要在河南发生。战乱之下,玉石俱焚。黄河频繁改道,甚至还发生过黄河夺淮的事情,所以黄泛区的范围很广。向南能一直延伸到安徽西北,向东延伸到山东西部,整个河南的中北部,几乎都是黄泛区。

  

灾害导致逃荒,逃荒导致流动,流动又造成宗族观念淡薄和贫穷,环环相扣。如此一来,活人都顾不过来了,怎么会为去世的人修建祠堂呢?